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尖角卷瓣兰


中文其他名称:
拉丁名:Bulbophyllum forrestii Seidenf.
分类学概念出处:Bulbophyllum forrestii Seidenf. in Dansk Bot. Ark. 29 (1): 120. 1973, et 33 (3): 165, fig. 113. 1979;
异名:Cirrhopetalum aemulum W.W. Sm. Rhytionanthos aemulum (W.W. Sm.) Garay, Hamer & Siegerist

根状茎匍匐,粗约4毫米。假鳞茎在根状茎上彼此相距1-2厘米,卵形,长2-3厘米,中部粗1-2厘米,顶生1枚叶,基部被膜质鞘或鞘腐烂后残存的纤维。叶厚革质,长圆形,长15-25厘米,宽1.3-2.8厘米,先端钝并且稍凹入,基部收窄为长2-3厘米的柄。花葶从假鳞茎基部抽出,黄绿色并且密布紫色小斑点,直立,纤细,长达15厘米;总状花序缩短呈伞形,达10朵花;花序柄疏生3-4枚膜质筒状鞘;花苞片狭披针形,长约1厘米;花梗连同子房黄色,比花苞片长;花杏黄色;中萼片卵形,凹的,长7-10毫米,宽约4毫米,先端稍钝,边缘全缘;侧萼片披针形,长1.5-2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,基部上方扭转而两侧萼片的上下侧边缘分别彼此粘合,背面有小疣状凸起;花瓣卵状三角形,长2-3毫米,中部宽1.5-2毫米,先端锐尖,边缘具不整齐的细齿;唇瓣披针形,黄色带紫红色斑点,长约5毫米,从中部向外下弯,中部以上强烈收狭,先端钝,基部与蕊柱足末端连接而形成活动关节,两侧边缘下弯并且多少具小疣状凸起,蕊柱短;蕊柱足弯曲,其分离部分长约2毫米;蕊柱齿短钻状,长约0.5毫米;药帽前端近截形,其边缘具多数不整齐的缺刻。花期5-6月。


国内分布:云南南部至西北部(勐海、腾冲、泸水、怒江流域)
国外分布:缅甸、泰国
生境:生于海拔1800-20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