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 网藤蕨


中文其他名称:
拉丁名:Lomagramma matthewii (Ching) Holtt.
分类学概念出处:Lomagramma matthewii (Ching) Holtt. in Gard. Bull. Str. Settl. 9 (2): 206. 1937; Pichi-Serm. Ind. Fil. Suppl. 4: 181. 1965;
异名:

植株攀援,长达3米或更长。根状茎长而横走,粗3-9毫米,腹背压扁,腹面生根,暗棕色,初被鳞片,以后脱落渐变光滑。叶远生;不育叶叶柄长20-30厘米,基部粗3-5毫米,淡绿色,向上与叶轴均有浅纵沟并疏被鳞片,鳞片披针形或下部为囊状而上部为钻状,长约1毫米,深棕色;不育叶叶片椭圆披针形,长50-70厘米,中部宽15-17厘米,向上部渐狭,基部稍狭,一回羽状,顶生羽片狭披针形,不具关节,侧生羽片20-32对,互生,近平展,无柄,以关节着生于叶轴,下部羽片疏离,相距2.5-5.5厘米,略缩短,中部羽片彼此接近,线状披针形,长6-9厘米,宽1.5-2.1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截形,边缘具浅圆齿,上部羽片彼此密接,向叶片先端逐渐变小,叶脉在羽轴与叶缘之间联结成3行斜上的网眼,在羽轴两侧的网眼最大并为不规则的五角形或三角形,其余的为五角形或六角形,无内藏小脉,亦无明显的侧脉,叶轴上部的两侧有狭翅,叶薄纸质,干后草绿色,下面沿羽轴及下部网眼疏被深棕色的囊状小鳞片,叶上面光滑。能育叶叶柄长10-15厘米;叶片椭圆阔披针形,长50-60厘米,宽15-20厘米,一回羽状;羽片22-28对,互生,平展,无柄,相距2-3厘米,线形,长7-9厘米,宽3-5毫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阔楔形,全缘;孢子囊群满布于能育羽片下面,仅羽轴两侧不育;偶有不育叶的上部羽片狭缩成为能育羽片。


国内分布:产香港(大雾山)、广东北部(连县)、福建南部(南靖)及云南(金平、西双版纳)。
国外分布:
生境:生沟谷密林下,攀援于石上或树干下部,海拔380-700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