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滇西豹子花


中文其他名称:
拉丁名:Nomocharis farreri (W. E. Evans) Hatus.
分类学概念出处:var. farrei W. E. Evans in Notes Bot. Gard. Edinb. 15: 20: 1925.
异名:Nomocharis pardanthina var. farreri

鳞茎卵状球形,高2.5-3厘米,直径2.3-2.5厘米,干时褐色,外层带黄色。茎高25-90厘米,无毛。叶在同一植株上兼具散生与轮生的,叶狭长,全为狭披针形,长5-9厘米,宽0.6-0.8 (-1) 厘米。花单生,少有数朵,红色或粉红色;外轮花被片卵形,长2.5-3厘米,宽1.2-1.5厘米,几无斑点,全缘;内轮花被片宽卵形至卵圆形,长2.5-3厘米,宽2-2.5厘米,在里面有紫红色的斑点,基部有肉质的紫红色的垫状隆起,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;花丝下部呈肉质的圆筒状的膨大,紫红色或粉红色,长5-7毫米,上部丝状,白色,长2-2.5毫米;子房长5-7毫米,宽2-4毫米;花柱向上渐粗,长约8毫米,柱头头状,3浅裂。蒴果矩圆形,长2.5厘米,宽1.7厘米。花期5-6月,果期7月。


国内分布:产云南(西部)
国外分布:缅甸也有分布
生境:生山坡草丛中,海拔2800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