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 长叶肾蕨


中文其他名称:
拉丁名:Nephrolepis biserrata (Sw.) Schott
分类学概念出处:Nephrolepis biserrata (Sw.) Schott, Gen. Fil. ad t. 3. 1834; C. Chr. Ind. Fil. 153. 1905;
异名:

根状茎短而直立,伏生披针形鳞片,鳞片红棕色,略有光泽,边缘有睫毛;根状茎生有匍匐茎,向四方横展,暗褐色,粗1-2毫米,被疏松的棕色披针形鳞片,并有细根。叶簇生,柄长10-30厘米,粗达4毫米,坚实,上面有纵沟,下面圆形,灰褐色或淡褐棕色,略有光泽,基部被披针形鳞片及纤维状鳞片;叶片通常长70-80厘米或超过1米,宽14-30厘米,狭椭圆形,一回羽状,羽片多数 (约35-50对) ,互生,偶有近对生,相距1.5-3厘米,有极短柄或近无柄,以关节着生于叶轴,叶轴两侧疏被柔毛,中部羽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9-15厘米,宽1-2. 5厘米,先端急尖或短渐尖,基部近对称,近圆形或斜截形,叶缘有疏缺刻或粗钝锯齿,主脉两面均明显,侧脉纤细,自主脉斜向上,二至四叉,达叶边附近;下部羽片披针形,较短,先端短尖。叶薄纸质或纸质,干后褐绿色,两面均无毛,幼时两面均略被披针形小鳞片或线形的纤维状鳞片,尤以主脉下面较密,成长时部分或全部脱落。孢子囊群圆形,宽1.5-2毫米,相距约1-2毫米,成整齐的1行生于自叶缘至主脉的1/3处;囊群盖圆肾形,有深缺刻,褐棕色,边缘红棕色,无毛。


国内分布:产台湾、广东(广州、台山、珠江口沿海岛屿)、海南(琼中、儋县、崖县、保亭、临高)、云南(河口、金平)。
国外分布:泛热带产,在亚洲广布于日本、印度、中南半岛、马来西亚等地。
生境:生林中,海拔30-750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