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称:硬毛南芥
中文其他名称:野南芥菜(江苏植物名录、植物学大辞典、中国植物图鉴)、毛筷子芥(种子植物名称补编)、毛南芥(东北植物检索表、秦岭植物志)
拉丁名:Arabis hirsuta (L.) Scop.
分类学概念出处:Arabis hirsuta (L.) Scop. Fl. Carniol. ed. 2, 2: 30. 1772
异名:Arabidopsis yadungensis K.C. Kuan & Z.X. An ,Arabis hirsuta subsp. sessilifolia Gaudin ,Arabis hirsuta var. nipponica (Franch. & Sav.) C.C. Yuan & T.Y. Cheo
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30-90厘米,全株被有硬单毛、2-3叉毛、星状毛及分枝毛。茎常中部分枝,直立。基生叶长椭圆形或匙形,长2-6厘米,宽6-14毫米,顶端钝圆,边缘全缘或呈浅疏齿,基部楔形;叶柄长1-2厘米;茎生叶多数,常贴茎,叶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5厘米,宽7-13毫米,顶端钝圆,边缘具浅疏齿,基部心形或呈钝形叶耳,抱茎或半抱茎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多数;萼片长椭圆形,长约4毫米,顶端锐尖,背面无毛;花瓣白色,长椭圆形,长4-6毫米,宽0.8-1.5毫米,顶端钝圆,基部呈爪状;花柱短,柱头扁平。长角果线形,长3.5-6.5厘米,直立,紧贴果序轴,果瓣具纤细中脉,宿存花柱长约0.3毫米;果梗直立,长8-15毫米。种子每室1行,约25粒,种子卵形,长1-1.2毫米,表面有不明显颗粒状突起,边缘具窄翅,褐色。花期5-7月,果期6-7月。
国内分布: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湖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
国外分布:亚洲北部和东部地区、欧洲及北美
生境:生于草原,干燥山坡及路边草丛中,海拔1500-4000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