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称:川贝母
中文其他名称:
拉丁名:Fritillaria cirrhosa D. Don
分类学概念出处:Fritillaria cirrhosa D. Don, Prodr. Fl. Nepal. 51. 1825; 四川中药志 1: 47, 图27. 1960; 西藏常用中草药 68, 彩图 45. 1973;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5: 463, 图7756. 1976. ——Lilium bonatii Levl. in Rep. Sp. Nov. Fedde 11: 303. 1912. ——Fritillaria cirrhosa D. Don form. glabra P. Y. Li, 植物分类学报11: 251. 1966; 西北植物所,秦岭植物志 1: 357. 1976.
异名:Fritillaria cirrhosa var. bonatii (H. Lév.) S.C. Chen , Fritillaria cirrhosa var. dingriensis Y.K. Yang & J.Z. Zhang
,Fritillaria cirrhosa var. jilongensis Y.K. Yang & Gesan
植株长15-50厘米。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,直径1-1.5厘米。叶通常对生,少数在中部兼有散生或3-4枚轮生的,条形至条状披针形,长4-12厘米,宽3-5(-10)毫米,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。花通常单朵,极少2-3朵,紫色至黄绿色,通常有小方格,少数仅具斑点或条纹;每花有3枚叶状苞片,苞片狭长,宽2-4毫米;花被片长3-4厘米,外三片宽1-1.4厘米,内三片宽可达1.8厘米,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;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3/5,花药近基着,花丝稍具或不具小乳突柱头裂片长3-5毫米。蒴果长宽各约1.6厘米,棱上只有宽1-1.5毫米的狭翅。
国内分布:主要产西藏(南部至东部)、云南(西北部)和四川(西部),海拔3200-4200米。也见于甘肃(南部)、青海、宁夏、陕西(秦岭)和山西(南部)
国外分布:
生境:于林中、灌丛下、草地或河滩、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