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翅果耳草


中文其他名称:
拉丁名:Thecagonum pteritum (Blume) Babu
分类学概念出处:Hedyotis pterita Bl. Bijdr. 972. 1826; Backer in Backer et Bakh. Fl. Java 2: 284. 1965
异名:

略粗壮,直立无毛草本,高5-30厘米;嫩枝绿色,肉质,方柱形,老枝近圆柱形,灰色至白色。叶对生,膜质,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1-4厘米,宽4-14毫米,顶端短尖或钝,基部楔形,微下延;侧脉柔弱,不明显;叶柄长2-10毫米;托叶膜质,长1-2毫米,鞘状,顶端截平或具小齿。花4数,具短梗,1或4朵簇生于腋生或顶生、长5-15毫米的总花梗上;萼管杯形,具4翅,萼檐裂片卵形,长约1毫米,短尖,具小缘毛;花冠白色,冠管球形,直径约1毫米,外面被柔毛,花冠裂片极狭窄,与冠管等长;雄蕊极小,无花丝;花柱长0.7毫米,柱头浅2裂。果陀螺形,具4翅,长5-8毫米,宽3-5毫米,顶部冠以杯形浅裂的萼檐,果皮膜质;种子极小。花期7-10月。


国内分布:产于广东和广西
国外分布:国外分布于泰国、马来西亚、印度、越南
生境:生于灌木丛中或稍荫蔽的荒地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