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匍茎通泉草


中文其他名称:
拉丁名: Mazus miquelii
分类学概念出处:Mazus miquelii Makino, Bot. Mag. Tokyo 26: 162. 1902; Li, Brittonia 8 (1): 38. 1954; Ohwi, Fl. Jap. 1036. 1956;裴鉴等, 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680.图1097. 1959;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: 18.图5449. 1975.——M. rugosus Lour. var. stolonifer Maxim. Mel. Biol. 9: 402. 1874.
异名:

多年生草本,无毛或少有疏柔毛心主根短缩,须根多数,纤维状簇生。茎有直立茎和匍匐茎,直立茎倾斜上升,高10-15厘米,匍匐茎花期发出,长达15-20厘米,着地部分节上常生不定根,有时不发育。基生叶常多数成莲座状,倒卵状匙形,有长柄,连柄长3-7厘米,边缘具粗锯齿,有时近基部缺刻状羽裂;茎生叶在直立茎上的多互生,在匍匐茎上的多对生,具短柄,连柄长1.5-4厘米,卵形或近圆形,宽不超过2厘米,具疏锯齿。总状花序顶生,伸长,花疏稀;花梗在下部的长达2厘米,越上越短;花萼钟状漏斗形,长7-10毫米,萼齿与萼筒等长,披针状三角形;花冠紫色或白色而有紫斑,长1.5-2厘米,上唇短而直立,端深2裂,下唇中裂片较小,稍突出,倒卵圆形。蒴果圆球形,稍伸出于萼筒。花果期2-8月。


国内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。
国外分布:日本也有。
生境:生海拔300米以下的潮湿的路旁、荒林及疏林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