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香荚蒾


中文其他名称:香荚蒾(中国北部植物图志)探春(昌平县志),野绣球(植物名实图考),香探春(华北经济植物志要)
拉丁名:Viburnum farreri Stearn
分类学概念出处:Viburnum farreri W. T. Stearn in Taxon 15: 22. 1966
异名:

落叶灌木,高达5米;当年小枝绿色,近无毛,二年生小枝红褐色,后变灰褐色或灰白色。冬芽椭圆形,顶尖,有2-3对鳞片。叶纸质,椭圆形或菱状倒卵形,长4-8厘米,顶端锐尖,基部楔形至宽楔形,边缘基部除外具三角形锯齿,幼时上面散生细短毛,下面脉上被微毛,后除脉腋集聚簇状柔毛外均无毛,侧脉5-7对,直达齿端,连同中脉上面凹陷,下面凸起,小脉不明显或两面略凹陷;叶柄长 (1-) 1.5-3厘米,幼时上面边缘被纤毛。圆锥花序生于能生幼叶的短枝之顶,长3-5厘米,有多数花,幼时略被细短毛,后变无毛,花先叶开放,芳香;苞片条状披针形,具缘毛;萼筒筒状倒圆锥形,长约2毫米,萼齿卵形,长约0.5毫米,顶钝;花冠蕾时粉红色,开后变白色,高脚碟状,直径约1厘米,筒长7-10毫米,上部略扩张,裂片5 (-4) 枚,长约4毫米,宽约3毫米,开展;雄蕊生于花冠筒内中部以上,着生点不等高,花丝极短或不存在,花药黄白色,近圆形;柱头3裂,不高出萼齿。果实紫红色,矩圆形,长8-10毫米,直径约6毫米;核扁,有1条深腹沟。花期4-5月。


国内分布:产甘肃(华亭、皋兰)、青海(西宁)及新疆(天山);山东、河北、甘肃、青海等省多有栽培
国外分布:
生境:生于山谷林中,海拔1650-2750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