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刚竹


中文其他名称:
拉丁名: Phyllostachys sulphurea var. viridis
分类学概念出处:Phyllostachys mitis A. et C. Riv. in Bull Soc. Acclim. III 5: 689. 1878, tantum descr., excl. Syn.
异名:

竿高6-15米,直径4-10厘米,幼时无毛,微被白粉,绿色,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,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猪皮状小凹穴或白色晶体状小点;中部节间长20-45厘米,壁厚约5毫米;竿环在较粗大的竿中于不分枝的各节上不明显;箨环微隆起。箨鞘背面呈乳黄色或绿黄褐色又多少带灰色,有绿色脉纹,无毛,微被白粉,有淡褐色或褐色略呈圆形的斑点及斑块;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;箨舌绿黄色,拱形或截形,边缘生淡绿色或白色纤毛;箨片狭三角形至带状,外翻,微皱曲,绿色,但具桔黄色边缘。末级小枝有2-5叶;叶鞘几无毛或仅上部有细柔毛;叶耳及鞘口繸毛均发达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5.6-13厘米,宽1.1-2.2厘米。花枝未见。笋期5月中旬。


国内分布:原产我国,黄河至长江流域及福建均有分布
国外分布:欧洲、北非及北美也直接或间接地由我国引入栽培
生境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