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 舌蕨


中文其他名称:
拉丁名:Elaphoglossum marginatum T. Moore
分类学概念出处:Elaphoglossum conforme (Sw.) Schott, Gen. Fil. Pl. 14. 1834; Hayata, Icon. Pl. Form. 4: 257. 1914;
异名:阿里山舌蕨

植株高15-40厘米。根状茎短,横卧或斜升,和叶柄基部密被鳞片;鳞片披针形,长约5毫米,先端渐尖,边缘具疏睫毛,膜质,褐棕色。叶近生或簇生,二形:不育叶柄长,5-13厘米,禾秆色,基部以上疏被披针形和卵形(通常呈星芒状)的小鳞片,叶片披针形,长10-30厘米,宽2-4.5厘米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楔形,短下延,全缘,有软骨质狭边,叶脉仅可见,主脉上面有浅纵沟,下面隆起,侧脉不明显,1-2次分叉,直达叶边,叶质肥厚,干后革质,两面伏生棕色或褐色星芒状小鳞片,下面较多;能育叶与不育叶等长或略高于不育叶,柄长10-20厘米,叶片与不育叶同形而略较短狭,孢子囊沿侧脉着生,成熟时满布于能育叶下面。


国内分布:产于台湾、广西(大苗山、武鸣)、贵州(梵净山、雷公山、安龙)、四川(宝兴、马边)、云南、西藏(樟木、定结)。
国外分布:也分布于锡金。
生境:生杂木林中,附生于潮湿的岩石上或树干上,海拔480-2600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