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紫花棘豆


中文其他名称:紫花棘豆(新拟)米口袋(河北、山西),小黄芪(河北内丘),鸡窝子草(山西沁县),八头把子(山西灵石县),兰麻团(河北东灵山)
拉丁名:Oxytropis caerulea (Pall.) DC.
分类学概念出处:Oxytropis subfalcata Hance in Journ. Linn. Soc. Bot. 13: 78. 1873
异名:Oxytropis subfalcata Hance

多年生草本,外倾,高10-70厘米。茎极缩短,常于表土下分枝形成密丛。羽状复叶长10-20厘米;托叶膜质,线状披针形,中部以下与叶柄贴生,被长硬毛;叶轴细弱,疏被白色柔毛;小叶对生,25-41,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,长7-15毫米,宽2-6毫米,先端锐尖或钝,基部圆形,两面疏被贴伏柔毛。多花组成稀疏的总状花序;花葶细弱,比叶长2倍或有时近等长,疏被贴伏白色柔毛;苞片线形,长3-5毫米,较花梗长,被硬毛,先端渐尖;花萼钟状,长3-4毫米,疏被白色柔毛,并杂生黑色短硬毛,萼齿披针形,长2-2.5毫米;花冠紫色或蓝紫色,长10-12毫米,旗瓣近圆形,先端圆,具短瓣柄,冀瓣比旗瓣稍短,龙骨瓣略短于翼瓣,喙长2.5-3毫米。荚果革质,长圆状卵形,膨胀,长10-15毫米,宽约4毫米,先端具喙,疏被白色及黑色短柔毛,1室。花期6-7月,果期7-8月。


国内分布: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甘肃(天祝)、青海(互助)及河南(西部、嵩县)等省区
国外分布:
生境:生于海拔1200-3000米的山顶、山坡(阳坡)、石质山坡、路旁、沟谷阴湿处、草地、灌丛中及疏林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