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矩圆短肠蕨


中文其他名称:
拉丁名:Allantodia pseudosetigera
分类学概念出处:Allantodia pseudosetigera (Christ) Ching in Acta Phytotax. Sin. 9 (1): 56. 1964;
异名:

常绿中型林下植物。根状茎斜升至直立,直径约1厘米,褐色,先端密被鳞片;鳞片卵状披针形,长4-5毫米,宽2-2.5毫米,褐色,厚膜质,先端长渐尖,全缘;叶簇生。能育叶长达60厘米;叶柄长22-30厘米,直径约2.5毫米,基部褐色,疏被披针形褐色鳞片,上部禾秆色,光滑,上面有浅纵沟;叶片三角形,长约30厘米,基部宽22-25厘米,羽裂长渐尖的顶部以下二回羽状-小羽片羽状深裂,长15-18厘米,宽9-12厘米,向基部稍狭,先端长渐尖,基部圆截形,柄长1-1.5厘米,上部的披针形,一回羽状,有短柄或无柄;侧生小羽片10-12对,互生,斜展,镰状披针形,长5-7厘米,宽1-2厘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圆截形,柄长约1-2毫米,下部有近分离的裂片;小羽片的裂片约10对,斜展,无柄,矩圆形,长8-10毫米,宽4毫米,基部2至3对以狭翅相连,先端急尖,边缘有锯齿。叶脉稍凹陷,下面略隆起,羽状,每组侧脉有小脉5-6对,小脉二叉,斜向上。叶草质,干后褐绿色,两面均光滑;叶轴及羽轴禾秆色,光滑,上面有浅纵沟。孢子囊群矩圆形,长1-1.5毫米,在每1末回小羽片或小羽片的裂片上有2-3对,生于小脉中部;囊群盖矩圆形,浅褐色,薄膜质,成熟时膨胀,由背部不规则破裂。孢子肾形,周壁表面具不规则的刺状纹饰,分布不均匀。


国内分布:分布于广西(天峨、百色)、重庆(酉阳)、贵州(安顺、平塘、罗甸)
国外分布:越南北部及东北部(谅山)也有。模式标本采自贵州(罗甸)。
生境:生于石灰岩洞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