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疣苞滨藜


中文其他名称:
拉丁名:Atriplex verrucifera Marsch.von Bieb.
分类学概念出处:Atriplex verrucifera Bieb. Fl. Taur. -Cauc. 2: 441. 1808; 
异名:

半灌木,高20-50厘米。木质茎低矮,分枝圆柱形,茎皮淡黄色至灰褐色;当年枝直立或外倾,有密粉,具微条棱和不明显的色条,通常不分枝,或仅叶腋生有短于叶的小枝。叶对生,仅花序下的数叶互生;叶片菱状卵形、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,长3-5厘米,宽0.8-2.5厘米,通常近直立,两面有密粉,同为黄绿色至银灰色,先端钝或急尖,基部渐狭,具短柄,全缘。花集成顶生有间断的穗状圆锥花序;雄花花被裂片5,雄蕊5,不育子房柱状;雌花的苞片果时近球形,肉质,直径2-3毫米,边缘几完全合生,表面具疣状突起及泡状毛,基部有短柄。胞果黄棕色至棕色,果皮与种皮贴生。种子直立,扁圆形,直径1.5-2毫米。


国内分布:新疆北部
国外分布:欧洲、伊朗、苏联西西伯利亚及蒙古的西部
生境:生于盐碱荒地、沙丘间、路旁、田边等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