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萱草


中文其他名称:忘萱草(东北植物检索表)
拉丁名: Hemerocallis fulva
分类学概念出处:Hemerocallis fulva (L.) L., Sp. Pl. ed. 2, 462 1762; S. Y. Hu in Aner. Hort. Mag. 47: 97. 1968; 江苏植物所, 江苏植物志上册374, 图671. 1977. ——H. lilio-asphodelus L. β. fulvus L., l. c., ed. 1, 324. 1753. ——H. fulva (L.) L. var. maculato Baroni in Nouv. Giorn. Bot. Ital. 2, 4: 306. 1897.
异名: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 var. fulvus L

萱草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,早在二千多年前的《诗经魏风》中就有记载。后来的许多植物学著作中,如《救荒本草》、《花镜》、《本草纲目》等多有记述。别名有鹿葱、川草花、忘郁、丹棘等。《花镜》中还首记载了重瓣首草,并指出它的花有毒,不可食用。由于长期的栽培,萱草的类型极多,如叶的宽窄、质地,花的色泽,花被管的长短,花被裂片的宽窄等变异很大,不易划分,加上各地常有栽培后逸为野生的,分布区也难于判断。李时珍早就注意到,在不同土质上栽培的萱草,花的质地,色泽的深浅和花期的长短是有变化的。这是正确的。如果只根据少数栽培植株的某些差异来进行分类,则不甚可靠。林奈在发表本种时,曾说是杂种,后来又说来自中国。他所根据的植物可能是欧洲广泛栽培的一个品种(在欧洲虽然有野生萱草,但是从未见关于果实的记载),但究竟是否自我国引去,已无从查考。我们认为,在长期而又广泛栽培的情况下,要考虑到种以下多半系品种这个可能性,因而不宜轻率地定为种或变种。


国内分布:
国外分布:
生境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