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厚檐小檗


中文其他名称:
拉丁名:Berberis crassilimba C. C. Wu
分类学概念出处:Berberis crrasilimba C. Y. Wu ex S. Y. Bao in 植物研究 5(3): 2, 图 2, 1985; 云南植物志 7: 38, 图12, 5-8, 1997.
异名:

常绿灌木,高0.5-1米。老枝圆柱形,棕灰色,无疣点,幼枝紫红色,具条棱;茎刺三分叉,暗棕黄色,长约1.5厘米,腹面具浅槽。叶革质,长圆形至倒卵形,长约1.2厘米,宽约5毫米,先端圆形,具1突尖,基部楔形,上面有光泽,深绿色,中脉扁平,近无脉,背面淡绿色,不被白粉,中脉及1-2对侧脉显著,叶缘增厚,全缘;近无柄。花单生;花梗长4-8毫米,无毛;花黄色;萼片2轮,外萼片长椭圆形,长约7毫米,宽约3.5毫米,先端钝尖,内萼片阔倒卵形,长约7毫米,宽约5毫米,先端圆形;花瓣倒卵形,长5-6毫米,宽2.5-3毫米,先端缺裂,基部缢缩呈爪,具2枚分离的长圆形腺体;雄蕊长3-3.5毫米,药隔先端平截;胚珠3枚,具柄。浆果球形或椭圆形,长5-7毫米,直径5-6毫米,顶端无宿存花柱,不被白粉。花期3-6月,果期10月。常绿灌木,高0.5-1米。老枝圆柱形,棕灰色,无疣点,幼枝紫红色,具条棱;茎刺三分叉,暗棕黄色,长约1.5厘米,腹面具浅槽。叶革质,长圆形至倒卵形,长约1.2厘米,宽约5毫米,先端圆形,具1突尖,基部楔形,上面有光泽,深绿色,中脉扁平,近无脉,背面淡绿色,不被白粉,中脉及1-2对侧脉显著,叶缘增厚,全缘;近无柄。花单生;花梗长4-8毫米,无毛;花黄色;萼片2轮,外萼片长椭圆形,长约7毫米,宽约3.5毫米,先端钝尖,内萼片阔倒卵形,长约7毫米,宽约5毫米,先端圆形;花瓣倒卵形,长5-6毫米,宽2.5-3毫米,先端缺裂,基部缢缩呈爪,具2枚分离的长圆形腺体;雄蕊长3-3.5毫米,药隔先端平截;胚珠3枚,具柄。浆果球形或椭圆形,长5-7毫米,直径5-6毫米,顶端无宿存花柱,不被白粉。花期3-6月,果期10月。


国内分布:产于云南、四川
国外分布:
生境:生于开阔石坡上或向阳坡地。海拔3600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