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信息浏览

中文名称:三芒耳稃草


中文其他名称:
拉丁名:Garnotia acutigluma
分类学概念出处:Garnotia triseta Hitchc. in Lingnan Sci. Journ. 7: 200. 1929; Santos in Journ. Arn. Arb. 25: 91. 1944: 广州植物志 795, 796. 1956;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禾本科 555. 图486. 1959;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5: 857. 1976.
异名:

须根较粗。秆高20-40(60)厘米,光滑,节具柔毛。叶鞘疏松裹茎,颈部具1圈微毛,其余无毛,边缘膜质,均长于节间;叶舌膜质,长约0.2毫米,先端截平,具小纤毛;叶片线形,长达20厘米,宽2-7毫米,扁平或多少内卷,上面疏生柔毛,下面无毛。圆锥花序窄狭,长达20厘米,主轴具棱,微粗糙,分枝直立或稍上升,微粗糙,基部者多3枚簇生,近顶端孪生或单生;小穗狭披针形,基部具1圈短毛,长3-5毫米,具微粗糙的柄;颖膜质,近相等,狭披针形,具3脉,其脉粗糙,先端渐尖,具细长芒,芒长3-5毫米,微粗糙;外稃纸质,等长于颖,披针形,具1脉,光滑,先端渐尖具芒,其芒细弱,稍粗糙,长8-15毫米,微弯曲;内稃膜质,稍短于外稃,具2脉,近基部边缘具耳,耳以上至顶被软柔毛;鳞被2,小,楔形,先端微凹,光滑;花药长约1毫米。


国内分布:产广东、广西等省区
国外分布:
生境:生于海拔300-500米的丘陵山地潮湿处